汪月霞
发布时间:2023-08-29

“茉莉芳华 苏韵善美”。近年来,江苏企业家姐妹们在“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中持续发挥生力军作用,她们忠诚、坚韧、创新、慧雅,在担当中前行,在美丽中绽放,展现出勇于创业、敢于创新、富于创造的时代芳华。

“百佳汇”专栏将持续报道江苏优秀女企业家,讲述巾帼奋斗故事,分享智慧,传递力量,激励广大创业女性携手慧创、竞放梦想,一起向未来!


位于镇江丹徒的十里长山,半山小溪径流,终年草木葱郁。春秋战国至今,它始终是古城镇江的文脉脊梁,留下了“泰伯奔吴”等传说,成为米芾、笪重光等书法家寄兴托怀的栖居地。好山好水养好茶,在这样一处山灵水秀之地,一批种茶人落脚于此,在山下耕耘出一片万亩茶园。

让我们一起看看,本期“百佳汇”的主人公、镇江市水木年华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丹徒区茗缘茶叶专业合作社社长汪月霞以科技引领茶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半边天力量。


偷喝父亲的茶水

从祖父算起,自幼便在山下成长的汪月霞,已然是“茶三代”。常在父亲汪洪成收拾的茶园里嬉耍的她,口中依然会不自觉地生出童年偷喝父亲茶水时的滋味。“味道特别香,特别好喝,比零食更让我着迷。”水土养人,即便当时还是个孩子的她,也在一次次采摘、炒制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茶文化的魅力,这股清香,就这样萦绕在了她的心底。

每个年轻人都有一颗闯荡的心,心思活络的汪月霞曾逃离过祖辈耕耘的石马村,但是闻着茶香长大的她,很难舍弃这种刻在骨子里的记忆——就像十里长山绵延在家乡的历史中一样。2002年,汪月霞重新走进父亲的茶园。“十多亩的茶园,用传统方式种植,打理起来并不容易。”重新回到茶园的她,经历过世面,已经能够超脱出父辈的思路。她开始购置机械设备、扩大种植规模。汪洪成心里虽然忐忑,但经不住女儿劝说,眼瞅着茶园扩建到了上百亩。数字的变化,对于老一辈以田为生的人来说,是最好的安全感,汪洪成不曾想过,那个曾经偷偷捧着自己茶壶的女儿,如今成了“新茶农”。


布绢里众筹的希望

在父亲眼里,已经是合格茶农的汪月霞,此时开始了新的技术改良——推广茶鸡共养的生态养殖模式。2008年的罕见雪灾,让汪月霞第一次陷入窘境。望着银装素裹的茶园,她欲哭无泪,大棚因为承受不住积雪的重量坍塌,万余只鸡被埋……当时她的雄心,也和雪天的温度一样寒冷。

在平常的日子里,照面时不过一声问候的乡里乡亲,在听闻汪月霞的困境后,竟然自发地来到她家,为她出谋划策,捐款捐物。“邻村的汤奶奶,从自己口袋里掏出折叠好的布绢,颤颤巍巍地打开,把里面的500元交到我手上时,我止不住流出了眼泪。”回忆起十五年前的那一幕,汪月霞依然记忆犹新。众人拾柴,重燃了她的信心。

经过数年的耕耘,汪月霞再次引进黄金芽等名贵茶树品种,承包了330亩荒山。未曾想,酸性土壤的荒山种出的茶叶质量欠佳。经历过风浪的汪月霞没有半点犹豫,将这批茶叶全部填埋。第二年,她重新化验了土地酸碱度,选择了适合荒山土壤习性的菜饼为肥料——重新检测时,茶叶不仅质量上乘,更是符合了绿色标准要求,这让汪月霞欣喜若狂,她找到了生态茶园的发展出路。这条出路不仅属于她自己,更属于家乡的未来。

“乡亲们曾给我希望,我就要还给他们希望。”这是汪月霞的心声,也是她的行动。厚固村的吴常国原来以种粮为生,看到身边人跟着汪月霞种茶过上了好日子,也动了心。但家里并无余钱的吴常国,经营不起茶园。汪月霞了解情况后,主动帮吴常国担保贷款,义务指导,帮助他家第一年就增收了十多万元。除了帮乡亲种茶,汪月霞还制订了茶鲜叶回购方案,带动112人就业。


变“废叶”为致富“金叶”

人们都道“明前茶,贵如金”,却不知茶农往往一年歇三季。汪月霞解释道,在江苏一带,和春茶比,夏秋茶口感差、价格低,很难卖回成本价,是茶农们眼中的“废叶”。夏秋冬三季,大部分茶农会选择外出打工,赚钱打理茶园。这个痛点一直困扰着汪月霞,她一开始打算做抹茶粉,但仔细了解后就发现了问题。“抹茶的插田管理和加工设备与绿茶完全不同,仅是加工设备投入就要3000余万元。”无奈之下,汪月霞只能暂时打消念头。

但有的时候,心有所念,事必回响。在多次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后,通过政府平台,汪月霞认识了南昌大学食品学院教授付桂明。经过研发,2018年,一款夏秋抹茶产品问世。汪月霞说:“这是一款与日本抹茶的生产技术完全不同,以夏秋茶鲜叶为主要原料,采用现代生物酶解和循环冷却低温湿法超微粉碎技术结合的抹茶加工工艺。”在技术支持下,汪月霞贷款千万元建成了抹茶无菌生产车间,夏秋生产的绿茶嫩叶进入“精制线”,经过去2道梗、抹680目等环节,机器吐出了比面粉还要细腻的抹茶粉。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抹茶一经问世就被抢购一空,成了致富“金叶”。“我们春季可以做名优茶,夏秋茶则可以做成抹茶,重要的是将茶园一亩变成三亩,茶农收入一季变成了三季。”汪月霞说。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新时代,汪月霞还有更多的期待等着实现,这个曾经只有15亩的小茶园,如今已逾千亩。在这片千亩茶田里,汪月霞正在打造茶旅融合沿线风光带,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促进茶园向现代化农业产业转型。汪月霞说:“我期待着能够把这里建设成传播茶文化的学习空间,以茶叶的故事开启镇江的悠久茶文化历史,领略追寻茶文化的历史足迹,体会由茶演绎而来的优雅生活。”